close

Chapter 2 這一刻回想起的每一次感動

 

 老實說每多一個嘗試,就是給自己一個歷練一個經驗成為更棒的人,即使收穫不見得立竿見影,但確實成為了你青春中的養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的未來。

 

 高一高二時我來到燕巢、玉井國小和朋友們一起舉辦科學營,當我看見小朋友們認真抄著筆記,努力學習的神情,專注在課堂,就像看到小時候的我,一份熱衷學習的態度,而當我聽到他們說著自己的夢想,我便自然在心中為他祝福著:你一定可以成為很棒的獸醫的,我們期許能在小朋友心中種下對科學的一絲好奇,願意自我摸索去發現更廣大的世界,回想起,從準備到彩排,從授課到活動,再從離別到再相聚,經歷後才知道,你必須有更大的能力,從能服務、甚至改變更多的人。

 

 其實嘗試是了解自己最棒的方法,理解所長、好惡、興趣,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每次點餐時的猶豫一般,能不能有些主見呢?國中剛畢業時我誤打誤撞報名了學校的一個英文翻譯徵選,進而認識了AIESEC,活動行前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人,當時的我當然想和他們聊天說說話,只不過其他人英文真的比我好,就在那個不敢向前、遠看他們聊天的剎那,我理解到英文一定要學好。還有次,我在台文館當志工時,我看到外國遊客參觀興奮極了,我主動向前表示歡迎,那一整天心情也開滿了小花。自從我找回英文會話的能力後,我更積極的主動和外國人講話,當然安全也在考量範圍內,總不會隨便搭訕路人吧 ,我每每覺得自己好像又更進步,而最重要的是我喜歡分享文化也希望自己的視野能永遠倒持著國際觀,曾和巴西、日本、加拿大 或美國不同州的朋友交談過,也許是口頭也許是透過傳訊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口音及語法上都有些微的不同,老實說,若要我說的更詳細或者舉例我也說不出來,只不過那是種感覺,也許等我的英文更棒時,就會有所領悟。因為不停地嘗試,所以知道自己熱愛英文,也喜歡磨練自己的英文實力,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也部會做了,例如鼓起勇氣向外國人說英文。

 

 舞台,對你而言是什麼?許多人未畏懼上台,而我也曾是那許多人之一,但這一切的改變都是有跡可循的。報告、即席演講、辯論,從小即使緊張仍硬著頭皮上台,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何其幸運稍微愛上了舞台的前兆,而高中時,合唱團的演出,讓我有機會站上文化中心的舞台,那就是我完全愛上舞台的時刻,所有目光的注視很耀眼,鎂光燈人讓備受矚目,我知道在那當下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不管曾經抱怨過什麼。我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所以我才看見自己對舞台的熱愛。有了這份認知,自然有所堅持,合理地解釋了我為什麼仍在高三時報名了旺宏科學獎,因為不想讓自己後悔,錯過上台,錯過作品被看見的機會。

 

 許多人一聽到”科展”,就露出一副困窘樣。讓我來說說,那些科展教會我事。第一次接觸科展是在國二的時候,朋友約了我,我又約了朋友,就這樣三個人利用星期六適性班後的時間在球場旁的樹下討論題目,定案後一切才是真正的開始,好幾個週末,好幾個午睡,每一次和老師,就這樣漸漸完成了作品。當然這個過程非常漫長又有點煩心,但當你完成時便會有再多做點什麼的衝動,因為那份一同成就感很美好。科展真的不是要中小學生發表多偉大的理論,反而作者自己怎麼思考,怎麼揮灑創意,怎麼跳脫大眾思維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研究還有更重要的是過程,合作與參與才是團隊的動力,這段話對初次接觸的人也許建立了小小的概念,但對於真正在做科展的人肯定說:這些說的簡單做的才難呢!

 

 我從沒說他簡單,只不過不要怕他,想不到題目,卡在某個環節下一部該怎麼做,預期進度還沒完成怎麼辦,這些煩心的困惑就等你實際走入這個領域再來親身體會吧!高中時再次選擇了地科類的題目更精確地說,大氣類,國中討論龍捲風高中討論颱風,這是一種緣份吧,自然地又研究了同類型的大氣題目,甚至在過程中他們有更多的共同點,確實給我帶來一點點信心,但真的只有幾個剎那,很快地就被一片空白的腦筋擊潰了,我只能說我很幸運地遇到了好夥伴好老師好講授,作品才能走到今天這部,我不僅慶幸我更珍惜,你知道我更興奮的是什麼嗎?因為科展我學會了感謝,感謝一路上幫過我的所有人,甚至一直謹記著這份心情直到指考完才完成我對教授們的感謝,在最後那刻我理解到也許自己真的長大了,因為我相信感恩能代表一個人長大成熟,一個人的蛻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dy 的頭像
    Wendy

    Wendyyun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